5月31日到6月3日,首屆世界月球會議在北京召開。記者專訪了國際月球探測工作組執行主任、國際月球會議國際程序委員會主席伯納德·福音,他向記者描述了全球**月球基地未來的模樣,同時這也是國際權威專家**披露月球基地模型。
據介紹,月球基地或將選址地下。地下將設有緊急避難所。基地的實驗室可以分為三個艙,分別是生物培養艙、科研工作艙和人員訓練艙。
基地規劃
基地培養艙可種植蔬菜
伯納德說,月球基地或將選址地下。外部采用近似月球表面起伏線條的設計。基地內部將會再設置一層圓形穹頂,透過穹頂可以看到水藍色的地球在天宇運行。地球的極晝極夜現象將會盡收眼底。地下將設緊急避難所。
在月球基地生活、工作的人員將擁有獨自的工作間和休息場所。隨著技術的完善,生物培養艙將設置溫室大棚,主要培植蔬菜、水果、農作物等植物。該艙中還可以嘗試飼養類似小白鼠之類的動物。科研工作艙將進行月球礦石取樣研究,月球水提取等實驗。
基地內部的溫控效果可以通過墻壁夾層材料的選擇來實現,同時防止氧氣外漏。同時要依據人體的舒適程度進行設置。每位人員都配有隔離面罩和太空服,以防止宇宙射線對人體的危害。